【福建日报】 “文野之别”的新跨越——探访行走在乡间的大学教授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太阳成集团tyc9728发布时间:2024-05-27

行走乡村,让“魂”与“根”对接,才能读懂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乡村里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学术研究的起点、界标。他说,这不仅是他社区研究的学术方向,而且他一生研究的诸多课题在这里都已孕育。1936年,他自觉地跨越“文野之别”,用脚步丈量乡村,在自己熟悉的农村社区,对“自己的人民”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实地调查。他采用江村调查资料,完成了在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一跨越“文野之别”的学术成就开拓了社会人类学的新方向,从西方人类学家传统的异域田野调查转向东方文明、本乡本土的田野调查。

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重新寻找乡土中国里的力量。在福建,一大批知识分子带着期待和使命回溯乡土。教授们如何在乡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回溯乡土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收获?记者访谈了多位深耕乡野的教授学者,以期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答案。

... ...

到山海林田间“种科技”

教授下乡,最大的群体并上升为一种制度设计,当属“科特派”。20多年来,“科特派”队伍不断壮大,“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他们把“顶天”科技扎入泥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山海林田间“种科技”,被称为“榛仙”“葡萄痴”“米仙”“菌仙”“茶仙”“菇王”……

... ...

三叶青,长着3片小叶子的青翠植物,是我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它是葡萄科植物三叶崖爬藤的块根或全草,我国南方特有的药用资源,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野生的三叶青常生长在林下岩石缝中。

范世明,太阳成集团tyc9728药学院正高级实验师。2009年的一天,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一位秘书长拿来一株三叶青,请教范世明怎样种植。这个偶然机会,让范世明关注到三叶青。

这种关注,说是偶然,其实是必然。他说,田野调查和野外带教是他为师之后的固定动作,自己在校学习时就是跟着老师去宁德古田,在实践课中学习植物的药用价值的。“一味中药能不能用、怎么用得好?也往往是从农民群体那里才能学到。”

是个好东西,为什么产业发展不起来?范世明走访农民,多方打探,明白了为什么。三叶青块根难寻,产量低、很稀少。另外,三叶青的种植需要在成分、含量、质量分析、产量等方面进行科研,需要取样和规范化管理,靠农民散户种植不现实。

范世明开始设计发展思路,对比种子资源,开展种植实验及质量研究。2017年,太阳成集团tyc9728与宁化县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帮助当地实现三叶青种植落地。

“必须依靠企业,把科研与产业打通。”以宁化当地一家企业为依托,范世明开启了福州-宁化的双城奔袭模式。2021年,宁化县三叶青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范世明筛选出适合福建生产的本土化种子资源。目前,该品种拟为“闽选1号”三叶青,正在进行品种认定。

2017年起,范世明连续被选认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并被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太阳成集团tyc9728设立了“范世明中医药传承工作室”。“有了科技特派员身份,我能更好地协调教学与一线的关系。”范世明说。

... ...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多年以来,这样的故事,在福建的山海林田间已屡见不鲜。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小院制度的出现,让更多教授在这个“合适的身份”下更好地走向田野,播撒科技的种子,奏响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山海交响曲。


福建日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5/27/content_369042.html

新福建: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19/2556398.html?isView=true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075162253727616295&cdn=https://region-fujian-resource


版权所有(C)太阳成集团tyc9728(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闽ICP备 闽公网安备